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话剧《碉楼·寒燕归巢》闪耀侨文化光芒 正文

话剧《碉楼·寒燕归巢》闪耀侨文化光芒

2023-09-24 12:18:55 来源:《免费无限看打扑动漫》-免费版片作者:时尚 点击:374次

原标题 :话剧《碉楼·寒燕归巢》闪耀侨文化光芒

话剧《碉楼·寒燕归巢》剧照 钟振彬摄

开平著名华侨建筑立园 开平宣供图

展开全文

开平民歌表演为《碉楼·寒燕归巢》首演助庆陈卓栋 摄

话剧《碉楼·寒燕归巢》剧照 钟振彬摄

文/彭纪宁 陈卓栋 李奇

2023年7月  ,话剧寒燕化光一部取景于江门开平蚬冈墟的碉楼电影在网络平台上线,侨乡开平再度“出圈”成为“网红” 。归巢事实上 ,闪耀开平不只有“流量” ,侨文更有“文声”。话剧寒燕化光2023年6月,碉楼由开平籍粤剧名伶红线女担任艺术顾问的归巢新编粤剧《碉楼》再度上演,为粤剧迷贡献年度大戏;8月8日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首演的闪耀大型原创红色话剧《碉楼·寒燕归巢》 ,更赢得满堂喝彩。侨文

“侨”味文艺精品精彩纷呈 ,话剧寒燕化光与当地多年来传承华侨文脉、碉楼用好文化资源的归巢努力密不可分。据悉,闪耀开平将精益求精 ,侨文打造更多新的华侨文化题材文艺精品 。

侨乡处处皆是“宝”

开平是著名侨乡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 ,开平现有旅居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约103万人 ,遍布世界79个国家和地区 。司徒美堂等青史留名的爱国华侨祖籍均在开平,如灿烂星河照耀侨乡。

目前 ,江门拥有两项华侨文化色彩浓厚的“世遗”,其中就包括“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瑞石楼、迎龙楼、铭石楼……开平现存的1800多座碉楼,被誉为中西建筑艺术文化“集大成者” 。同时 ,开平还蕴藏着赤坎华侨古镇 、立园 、仓东村等大量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宝藏” ,以及开平灰雕、开平民歌等珍贵“非遗” 。

值得一提的是,开平还是一片红色热土,拥有谢创故居“中山楼” 、周文雍故居 、赤坎南楼等红色遗址 。专注挖掘五邑革命历史的暨南大学退休教授李胜利 ,一直将周文雍烈士的绝笔铭记在心 :“头可断 ,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

开平还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这片神奇的热土孕育出粤剧名伶邝新华、关德兴、红线女、黎骏声,中国香港电影先驱关文清 ,中国电影艺术家司徒慧敏  ,中国红色摄影先驱沙飞,中国著名小提琴制作大师、演奏家司徒梦岩,广东著名相声大师杨达等文化名人  。

侨人、侨事 、侨乡风物 ,共同构成了侨乡人文精神的“底色”  。这些祖辈先贤留下的深厚“家底” ,成为近年来文艺创作的热门题材 。

侨乡人写“侨乡戏”

据介绍,近年来江门各地持续推动文艺精品创作  ,加大对华侨文化主题文艺作品的扶持力度,好书 、好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碉楼·寒燕归巢》就是一部经典的“侨”味文艺精品 。

据了解 ,近年来江门众多“侨”味文艺精品  ,都有“五邑人写五邑事、侨乡人演‘华侨戏’”的特点。在开平,此前上演的新编粤剧《碉楼》,除了艺术顾问是开平名伶红线女外,其中一位主演黎骏声也是开平乡亲。黎骏声表示:“主创者多次去到开平采风 ,将所获得的素材进行艺术加工,融入剧目中 。”

而日前成功首演的话剧《碉楼·寒燕归巢》  ,其编剧更是土生土长的开平作家张碧云。在谈及创作该话剧的过程时,她流露出了对故乡的真挚情感 :“我是一个生于斯 、长于斯,以写作为终身事业的开平人。我们的华侨先辈漂洋过海讨生活的血泪史,开平碉楼与土匪相克相生的宿命 ,碉楼里的女人们的悲惨命运  ,中西合璧的文化积淀……这些就像神秘的遗传密码,在我的血液及文字里流淌 。”

正因如此,《碉楼·寒燕归巢》才演得这么“地道” 。除了展现碉楼这一开平独特风景外,剧中还融入开平民歌唱段 。在《碉楼·寒燕归巢》首演开始前,剧组特意安排两位开平小女孩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大堂现场演唱开平民歌,让观众们“未观剧、先闻声”。

在侨乡开平成为众多名演员 、名作家创作灵感“源泉”的同时 ,当地也对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充分地活化利用 ,以此推动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 。开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传承和弘扬华侨华人爱国 、爱党 、爱家乡、爱人民的崇高品质 ,并以此为引领,充分挖掘名演员、名作家、华侨华人故事 、红色历史等本地文化资源 ,弘扬华侨精神 ,推动文脉传承。话剧《碉楼·寒燕归巢》 ,就是这种传承与活化的最新成果。

“文化”增进家国情

8日晚看完话剧《碉楼·寒燕归巢》首演后,身为革命后代的李胜利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他说:“一部好的作品离不开汗水和努力 ,感谢导演、编剧和所有演员,以及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通过文艺作品重温红色历史 ,讴歌时代精神 ,这种形式产生的效果是巨大的,感染力是非常强的。”

同样激动的还有江门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李日明。他表示 :“剧中司徒家族两代华侨舍身舍家为革命 ,爱国华侨们铮铮铁骨,看得人热血沸腾。”在他看来,这部话剧反映出华侨先辈爱国爱乡 、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于当下弘扬和传承华侨爱国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一部《碉楼·寒燕归巢》 ,道尽侨乡沧桑 ,演出家国情怀。有专家指出  ,以《碉楼·寒燕归巢》为代表的开平“侨”味文艺精品,深刻而具体地展现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爱家人的精神 ,能让海内外观众和读者了解华侨华人艰苦奋斗的历史故事,感受华侨华人爱国情怀;更能增进年轻一代侨青对华侨华人历史的认识,帮助其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增进对祖国的感情。

话剧《碉楼·寒燕归巢》的成功首演,也凸显了侨乡开平的文化担当。

江门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 ,而文化领域更是重要观察角度。近年来,江门充分利用华侨华人战略资源 ,全力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国家重要平台。

围绕这一工作部署 ,开平致力于深入挖掘侨乡文化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构建彰显侨乡独特文化魅力的新格局。特别是在文化建设上 ,开平强化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推进一批,持续抓好文艺精品项目创作,讲好开平故事  、侨都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助力江门擦亮“世界遗产的代表地”“国际传播的示范地”“华侨文脉的传承地”“文明形象的展示地”“文化创意的新高地”“文旅融合的标杆地”“影视资源的富矿地”等城市名片 。

开平市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平是著名侨乡 ,更是文化“富矿”,未来将更主动地推介开平文化资源 ,邀请更多艺术家走进开平感受“侨”味风情,创作出更多反映侨乡时代新声的优秀文艺作品。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时尚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